2022年第三届智能设计国际会议圆满召开!
2022年10月22日,由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指导,西安市科学技术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支持,丝绸之路创新设计产业联盟、西安市碑林环大学创新产业带管委会、西安市碑林区科协技术局主办,西安设计联合会、AEIC学术交流中心承办的“2022第三届智能设计国际会议”在线上成功举办。共300余人在zoom会议室参加了此次活动,约3800余人通过微信视频号观看会议。
上午会议由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导,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丝绸之路创新设计产业联盟专家组成员、常务理事,西安设计联合会会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振动与噪声控制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机械动力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陈天宁主持。
陈教授介绍“2022年第三届智能设计国际会议”作为国内重要的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主要围绕机电、工业、环境、建筑、计算机、智能设计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为从事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及相关从业者,搭建一个了解学术发展动态、科研成果、前沿技术、研究思路、方法分享的探讨交流的机会,成为促进学术成果产业化合作的平台。会议旨在传播的智能设计理念为纽带,为产学研各领域交流融合,带动相关科研应用,践行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智能设计、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智能设计、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大趋势,无时无刻不在颠覆人们的认知。发展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抢占全球未来产业制高点,已成为各国共识。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将智能制造作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效率效益的主攻方向。中国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目标,倾力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智能设计国际会议’的举办是认真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务实行动。”浙江大学教授、博导,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未来设计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委员兼总干事柴春雷致辞。
国内嘉宾主旨报告
清华大学教授、博导,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吴琼
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未来设计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委员兼总干事柴春雷作了题目为《数据智能驱动的产品创新设计》的报告。介绍了数据驱动的产品设计及数据设计引擎;轻量化智能设计工具的现状和实践;人机协同的智能设计新模式。
浙江大学教授、博导,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未来设计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委员兼总干事 柴春雷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发展规划处处长朱继宏作了题目为《面向增材制造的产品创新设计技术:增材制造与拓扑优化的融合》的报告。介绍了新一代飞行器服役于大过载、强振动、极高温等极端载荷环境,而传统的均质、规则的结构特征已无法满足其日益攀升的高速、远程、重载性能和轻量化要求,迫切需要大量采用增材制造的整体、异型、镂空、点阵等轻质高强度、非传统结构的特征。优化融合的制作技术攻克了航空航天重点型号结构研制难题,顺利通过全弹地面力热与振动试验,并首飞成功,实现批量应用。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发展规划处处长朱继宏
西安交通大学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所,教授、博导朱爱斌作了题目为《设计科学与外骨骼机器人设计实践》的报告,他说:设计是艺术,也是科学。设计科学是关于设计基本规律的研究。报告介绍麻省理工学院的Nam Suh教授提出的公理设计,西安交通大学谢友柏院士提出的设计科学四个基本定律,以及设计科学的研究进展,最后以外骨骼机器人设计实践作为典型案例介绍设计科学的应用和落地。
西安交通大学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所,教授、博导朱爱斌
易宝软件设计中心设计总监高康作了题目为《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创新》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将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战略,应用于国家文化创新。重构文旅生产要素,通过数字化能力赋能民族内容展现,利用数字营销工具重塑文化产业消费链。
易宝软件设计中心设计总监高康
下午会议由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陕西省工业设计工程实验室主任,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秘书长,西安设计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登凯主持。
他介绍,在全球新产业革命与我国发展方式转型交汇的机遇下,发展智能设计,对于全面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实现科技支撑、创新引领、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智能设计国际会议自2020年举办以来,以智能设计为纽带,为产学研用各界,搭建学术交流、成果发布、共创分享平台。以科技赋能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际嘉宾主旨报告

浙江理工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Dr. Anwar Ali
马来西亚敦胡先翁大学副教授Dr. Md Mozasser Rahman作了题目为《用户友好型机器人-机器人学的新挑战》的报告。他介绍说: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都将被与机器人合作执行的任务所包围。机器人在家庭自动化、农业生产和医疗操作等方面的应用将是不可或缺的。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制造类似人类的机器人,在运动、学习等方面模仿人类特征的机器人,娱乐人类的机器人,控制系统或将协同工作的机器人。
马来西亚敦胡先翁大学副教授Dr. Md Mozasser Rahman
英国纽卡斯特大学教授Chin Cheng Siong作了题目为《智能水分布式网络》的报告。报告介绍了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应当谨慎管理。由于水分布式网络中的泄漏,每年都有大量的水流 失,因此需要一个可靠和强大的泄漏检测和定位系统。回顾渗漏检测的技术和提及的几种智能方法,讨论目前的方法及其局限性,介绍实施WDN泄漏检测所涉及的不确定因素,从而提出克服这些不确定性的建议。
英国纽卡斯特大学教授Chin Cheng Siong
博硕士交流分享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张宸博士后,分享《ARefine: 利用准确率感知的视频精炼机制高效存储监控视频》
她介绍了高清监控摄像机已越来越多地部署在城市各处。这些摄像机的部署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管理,但录制的大量视频数据给现有的存储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运营ARefine技术设计了一种内容敏感的视频精炼方法从视频分析的角度排查潜在冗余内容,可以在不影响预测准确性的情况下压缩视频内容。结果表明显降低了 43.0%-75.0% 的存储成本。
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博士生黄功虎,分享《基于寻路行为的TOD商业综合体智能导视研究》她介绍,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公共交通导向发展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空间的需求。但其具有建筑体积大、空间复杂的特点,使人们难以在城市综合体中找到目的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导视逐渐被使用。为了调查标识类型和标识载体位置对人们寻路的影响和智能导视与传统导视相比较优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姚奕彤,分享《基于SIW背腔的滤波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她介绍了一种用于X波段和Ku波段卫星无线通信的具有滤波效果的新型宽带圆极化天线。该结构由一驱动层(也是滤波层)和一堆叠层(也是圆极化层)组成。带通滤波响应由两个辐射零点组成,这是SIW腔体支持的孔洞和嵌入式驱动贴片的综合效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熊伟,分享《基于先进三维封装技术的紧凑Marchand巴伦转换器设计》他提出了基于三维硅通孔的巴伦转换器概念及其设计方法。通过利用硅通孔和重布线层在内的封装工艺,在基板垂直方向上建立弯曲的耦合路径,进行巴伦的设计流程。其三维结构可有效减少面积,同时保持良好的平衡特性。该结构可以与灵活集成,实现不同堆叠层之间的信号转换,便于应用。针对该结构的特殊性和不同的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设计和工艺流程。
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生王彦清,分享《基于多源数据的遗产旅游地游客情感倾向分析-以西安大唐不夜城为例》他介绍了遗产地数量的增加,以及不同地理和文化背景下遗产资源的稀缺,全球范围内遗产旅游迅猛发展价值突显。尽管遗产地的可持续旅游越来越被人关注,但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游客情绪对遗产保护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尚未得到广泛研究。以西安大唐不夜城为例,对游客情感分析为整合遗产旅游地资源,实现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平衡,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遗产地的文化记忆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沈阳建筑大学硕士生杨美琪,分享《基于Python爬取街景图象的城市商业街道建筑色彩质量评价研究-以沈阳西塔街为例》她介绍,特色商业街道作为城市中的开放空间,能够体现城市活力,是增加城市经济效益的主要场所。以沈阳西塔街的建筑为例,对色彩质量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建筑色彩对城市环境视觉质量有着巨大影响,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城市色彩规划和管理,构建和谐生态城市,为城市建设更新提供建议。
常熟理工学院博士、讲师姜晓通,分享《大范围网格曲面曲线设计方法及应用》他介绍道,为了满足齿科等离散网格曲面建模中对曲线设计高效性、鲁棒性方面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参数化的离散网格曲面样条曲线设计方法。该方法放松了约束将全局样条线设计转化成在局部区域内的分段样条曲线设计,提高了参数化网格曲线设计效率、鲁棒性,实用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综合性能较好。
武汉工程大学硕士生王晨,分享《基于地形高差的可持续休闲区景观设计》她介绍道,以可持续的休闲区景观设计为核心,设计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基于原有场地固有景观体积大、地基高差大,分析了设计范围的地理位置和基础问题,并从景观设计的几个角度对场地景观进行新的设计和改造,例如,光照设计、植物设计、材料设计和可持续系统设计,最终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休闲区景观设计。
沈阳建筑大学硕士生万思语,分享《基于Python 爬取的城市街道建筑色彩质量与评价研究-以沈阳青年大街为例》她介绍道,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中国出现了城市建筑色彩规划千篇一律的问题。对沈阳青年街建筑街景图像进行分析。运用物理心理学方法探讨了色彩与公众主观感知间的关系,并且对街道建筑色彩进行评价。这为城市街道建筑未来的色彩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性建议,传承城市色彩风貌。
最后,本次会议主席,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创新设计产业战略联盟高级顾问、丝绸之路创新设计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西安设计联合会名誉会长陆长德做了总结发言,他讲到,2022第三届智能设计国际会议,沐浴着中国共产党二十大的灿烂阳光,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这是一场新时代、新征程,设计新文化盛会。学术报告精彩纷呈,百花齐放、耳目一新。本次会议必将为科技文化发展增光添色,推动科技、文化、教育发展,提升文化自觉、自信。体现了中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重要性。让我们不忘初心、不负时代使命,再接再厉,团结奋斗,争取更大的进步,不断践行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各高校分会场展示
陕西科技大学分会场
西安理工大学分会场
西安科技大学分会场
西安培华学院分会场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分会场
西安工业大学分会场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分会场
西北大学分会场
河南科技大学分会场
兰州理工大学分会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分会场
北方民族大学分会场
河南理工大学分会场